|
|
|
緣起 耶穌會的創立 張文娟/整理 蓽路藍縷開聖教 1953 年一批西班牙耶穌會士,被共產黨驅離安徽省蕪湖教區,然後被指派到這裡傳教。這些先驅包括倪永祥、張慕蘭、桑朗度、朗示明、齊理俠等神父。他們在新埔一家舊的製茶工廠,建立臨時的住所,並且尋找途徑將滿腔的宗教熱忱宣揚出去。首先是竹北,而後是鄉下客家農村:枋寮里、北平里、照門里,以及鳳山溪以南的六家、寶石和水汴頭等地。雖然公車可以到達那些地方,傳教士們還是喜歡騎自行車。他們先租幾間房舍,作為民眾聚會和宣講基督教義的場所,當神父們陸續完成在關西的客語學校六個月的課程,便在這些鄉村建立了傳教據點。 1954 年,桑朗度神父到枋寮義民廟附近,解佩義神父於照門,任弘毅神父設立了新埔北邊山丘上旱坑里和北平里傳教站,朗示明神父住在竹北,負責六家地區的教務。 1954 年5月,顧啟民神父完成了萬國字典的合作計畫,也撥出時間在寶石里、水汴頭和太平里宣揚福音。 1954 年,雅讓和榮亞納兩位修士抵達新埔,籌畫內思工校建校事宜。1955 年省會長殷保祿神父,指派查禮士神父擔任新埔地區的院長。 1955 年,文國光神父完成在新竹的閩南語課程,擔任竹北的副本堂職務。 1956 年,鮑銳敏神父被任命為竹北本堂神父一年。同時,朗示明神父回祖國西班牙募集資金,作為建造教堂和福傳之用經費。 1955 年,桑朗度神父自新埔鎮調來竹北,開拓福傳園地,先在台元工廠旁,暫租房舍作為臨時教堂。1956 年10 月,便尋得一塊適合建堂的稻田,購買後遂即興工,建造神父的宿舍及聖堂,即今日的竹北市天主教堂。 及時靈雨沐新堂 竹北天主堂是由雅讓修士所設計監造的洗石子外觀的兩層樓建築物,外表素麗,內涵實用;一階階對稱醒目的階梯通往二樓聖堂,一樓則作為幼稚園、圖書室和兒童活動室。當時,仁慈聖母會的李聖心修女,就在此創辦了竹北地區第一所幼稚園—聖心幼稚園。 教堂啟用典禮前,有《三日敬禮祈禱會》 9月12 日,使用閩南語,由傅建中神父和傳教員曾先生負責。 9月13 日,使用客家話,由方女士和兩位傳教員負責。 9月14 日,從台北帶回新教堂的照片和文稿,慶祝新教堂的落成。 1957 年9月15 日,竹北耶穌聖心堂落成啟用典禮。早上8點30 分,郭若石總主教祝聖教堂,並主持彌撒和堅振儀式,由高欲剛神父講道。下午4點30 分郭總主教主持聖堂落成啟用彌撒慶典,當天在教堂前面廣場上,至少有兩千人參與盛;有些來自新竹,有些則從台北遠道而來。彌撒之後還有遊行,竹北鄉公所和警察局為此總動員,協助交通管制、做前導,使遊行隊伍緩慢地移動。另有兩輛花車和許多腳踏車穿過市區,砲竹聲中旗海飄揚,同時,聖堂塔頂傳出悠揚的樂音..盛況空前。禮成降福之後,旋即下起雨來,大地頓時煥然一新;彷彿天主一直守護著這場盛會,俟時降下靈雨甘露,灌沐這新生的福地。 1958 年2月25 日,羅馬教廷傳信部部長—Cardinal Agaginian 參訪本堂,由教廷公使黎培理、費濟時主教、郭若石總主教以及羅光蒙席陪同。 1959 年7月,查理士神父、解佩義神父和文國光神父繼續竹北的福傳工作。解佩義神父還負責鳳岡地區的教務,創辦了一所幼稚園和一間診所。查理士神父、文國光神父則和兩個傳教員,成立了『健青會』,吸引周遭青少年加入,天主的庭院,愈加活潑而有朝氣了。 爾後數十年,陸續開辦過圖書室、閱覽室,嘉惠許多在學的青少學子。還組織過竹北天主堂土風舞與籃球隊等社團,並對外比賽,屢獲佳績。院內場地亦多次開放予民間團體辦活動,充份與社區融合。 2001 年,又接辦了位處六家,竹北市公所所屬的老人安養中心。至於堂內的善會團體則成立過:兒童道理班、職工青年會、青年會、試驗「團管堂區」、聖經研讀班、聖母軍..等。 愈顯主榮五十載 在台灣,耶穌會已經度過了五十餘年,跟所有台灣人民一起呼吸、歡笑、流淚。戰後出生的一代,現多已成為社會中堅,散佈在各行各業。不論是否領洗成為天主教徒,可能常有著這樣的回憶:有些人曾在物力唯艱的年代,接受過教會的救助;有人住過修會辦的學生宿舍;有人參加過學校的天主教社團(如:大專青年同學會);有人參加了神父創辦的寫作會(耕莘寫作營);有更多的人,看到神父的簡樸與全奉獻,或生或死,仍無怨無悔的跟隨基督,博愛濟世。如今,台灣經濟已起飛躍進、社會面臨鉅大變革,後進的耶穌會士們,仍將繼續努力,期盼以更敏銳的心,聆聽社會的脈動,希望能『更』瞭解人們的需要,用『更』適當的方法,為『更』多的人服務。使天主的大愛,普澤眾生,綿延不絕。 值竹北建堂五十週年慶日,當初年富力強的耶穌會士們,大多已老邁或身故,我們感恩他們半世紀來,離鄉渡海、犧牲奉獻的至高情操與博愛典範,虔誠祈求天主賞賜最豐沛的永生之福,予祂最忠信的使徒! 阿們
|
版權所有 2010 竹北耶穌聖心堂 新竹縣竹北市中正東路431號 |